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帶鈴腹胡蜂--兼談蜂螫毒性的俚語

 ~114/10/01恬美農場生物多樣性: 帶鈴腹胡蜂--兼談蜂螫毒性的俚語~

帶員林來買咖啡豆的客人介紹園區時
眼尖的客人指出農路旁的桂花葉上有新築的蜂巢
牠們的體型像縮小版的長腳胡蜂或果蠅只有0.8~10mm
巢形為長片狀單層構造紙質
用inaturalist判斷為帶鈴腹胡蜂
「鈴腹」 是指錘腹膨大呈鈴鐺狀或鐘形亦有「鐘胡蜂」之稱
民間叫草蜢蜂、草蜂仔(台語)、牛尿蜂(台語)
習性喜歡築巢於低矮的草葉上和常在草叢中活動有關
許多人常在除草時被叮咬
聽說咬到很痛但比較無礙
台灣俚語:「虎頭三、基隆四、雞屎泥仔叮百貳、黃拉屎叮十四。」
意思是被虎頭蜂叮3下就有生命危險
被雞籠蜂(黑腹虎頭蜂的台語俗稱,其蜂巢形狀像傳統的竹編雞籠而得名)叮4下
雞屎睨仔(在草間築巢的小型蜂仔)則要叮120下才會有生命危險
黃拉屎蜂則是叮14下
查詢「黃拉屎蜂」意指被叮咬時劇痛到「拉尿」(挫屎)而得名
這類蜂可能是黃長腳蜂或黃胸泥壺蜂(蜾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