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反樸歸真「心」飲食

                                                                                        阿美

向珍古德致敬

課堂間我常用「改寫人類定義」的女人來強調珍古德,做為一個女性也可以對人類學做出偉大的貢獻。

記得大學時口琴社的指導老師在我們吹得嘴角破裂時,常勉勵我們說「專心堅持做一件事,最後一定都會成功。」珍古德投入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專注於觀察黑猩猩的行為,的確得到科學界的肯定。透過「用心飲食」這本書讓我們更加認識到她真是一個充滿感性的女性,但又能用一個科學家的理性角度,觀察這個世界的食物生態後,提出具體可行的行動呼籲。

非洲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塔伊女士發動「綠帶運動」,在全非洲種植約3,000棵樹,又推動10億棵樹種植計畫,她觀察在非洲和南美洲每年約有1,300萬公頃的森林遭到砍伐,環境惡化導致貧窮的惡性循環,若能恢復植被就可扭轉非洲的命運,包括生態、貧窮飢餓或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影響。而平凡如你我者,只要透過認同這些理念並具體力行,也可以在平凡中成就偉大的小貢獻。

● 認同與實踐

  臺灣位於熱帶地區原本物種眾多,又因農漁業技術進步,提供人民的食材種類繁多,在全球化自由貿易下更顯豐富多元。相對於高度發展的國家,例如日本或歐美國家,臺灣人可以不必花大錢就能享用到新鮮便宜的食物,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幸福。在閱讀完「用心飲食」一書後,我們會開始思考:每天都要吃食物的話,那要怎麼採購食物來吃才能對小我的身體健康有利?對大我的地球友善?珍古德的用意是:用心智理性選擇對的食物,而要如何判斷對的食物她提供了許多的建議和一些事實數據值得大家參考。

  近百年來農產品以工業化方式大量快速生產,科技讓糧食增長使人類不致於因人口增加而產生全球性缺糧危機,但依賴農藥、化肥、基因改造,則破壞自然生態或造成土壤惡化;密集飼養牲畜並添加藥物激素等,較農產品產出更多汙染與能源消耗,有害物質透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珍古德建議大家選擇在地食物,不要購買長途運輸來的食物,一方面可以減碳愛地球,一方面可以支持在地的農民生計;購買有機食品可以保障食物安全有益個人健康外,可以友善地球保護生態;優先選擇當季節令的食物,除了正值盛產物美價廉外,作物在適宜生長的氣候條件下不會添加不必要的生長激素或肥料;減少食用肉類,可以減少碳排放和耗用水資源,也可減低蒙爾蒙和抗生素殘留的威脅;不購買基因作物,避免潛在的負面影響外,為生物多樣性的存續盡一分心力。為了滿足人們吃的需求,龐大的跨國企業對「食物鏈」商業化的控制,正在改變自然的食物供應,反之我們要面對這股力量,就必須匯集消費者作為,展現出的「市場」力量才可能使之轉向,因此我們對食物的每一個選擇都是一種「表決投票」──決定食物的未來,但許多人和我一樣是透過自己生產食物,在市場供應供應鏈外積極尋找食物的自主權。

● 找回食物的自主權

西元2000年時我和朋友在內門鄉溝坪附近購買一塊海高度一百公尺的河階地,這塊面積約四分大的土地在五十年間,土地利用依序由水稻梯田、種甘藷的旱田轉變為現今龍眼和香蕉間作的果園,「恬美農場」在我們手上歷經十年的經營,約在五年前開始有能力「自力生產」,包括搭建一個約二十坪的網室用來生產蔬菜,以去年為例,冬季時種植高麗菜、青或白花椰菜、玉米、南瓜、蕃茄、四季豆、青椒、葱,另由朋友媽媽提供萵苣、茼蒿、菠菜、皇帝豆、蒜苗,在自家的樓頂上種植一年四季生長的韮菜或夏季的秋葵等;夏季網室裡有絲瓜、瓠瓜、過猫、地瓜葉。除了網室蔬菜外,農場裡可以收成芭樂、檸檬、甜葡萄柚、龍眼、香蕉、波羅蜜、愛玉、洛神花、桑椹、柳丁等。朋友在4坪大的雞寮裡,用麥片、米糠和菜葉飼養約十隻左右的雞鴨,牠們有足夠、多樣性的棲息和活動空間,平日可以收成雞蛋或鴨蛋食用,雞鴨經過數個月自然成熟長大後再食用,維持著少肉多蔬的飲食結構,但總產量仍不足以供應兩家人的食物需求,少部分仍需由市場補充。

● 享受信心食物

  許多人以維持固定運動的習慣來養生,如心理學家史密斯表示:「當你在運動的時候,身體會分泌出腦內啡,那是一種類似天然嗎啡的物質,它會在體內流動幫助你放鬆。」而我是個不愛運動的人,我比較傾向於透過飲食來養生,不是用坊間所謂的養生食品,而是單純透過「享受信心食物」來實踐。以前看過一種建議癌症治療的飲食,要求患者必須使用自己種植的蔬果或野菜來打精力湯才有療效。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結構,生理層面的意念會使人分泌特殊的激素,例如熱戀中的人會自我分泌出多巴胺(dopamine),這種類似嗎啡特性的腦部自然化學物質,據說可以控制情緒、心情、機動性、受痛感以及其他作用。

當人用「正面的思考」去面對事物時,腦中便分泌β內啡等物質,其分子結構與嗎啡相似,亦稱其為腦內嗎啡,它能提高身體的自然治癒力。因此我相信在食用自力耕種得到食物的同時,產生「成就感」、「信任感」、「快樂感」,食物不只提供了身體必須的養份外,在飲食過程中身體自然分泌有益的物質。外食或由一般管道得到的食物,往往因為没有信心確定食材是否安全,即使食物可口豐盛營養,因為掛慮抗生素、荷爾蒙、農藥殘留等問題,果真食物真的安全無虞,也因吃下一肚子的疑慮猜忌,心理層面的不安必定產生不利健康的微妙反應。

●找回食物的傳統價值

中國人說「吃飯皇帝大」,每一個人都應該把「吃飯」(用餐)當作是一件慎重的事。除了用心在確定食物來源外,要用心利用食物的功能,包括均衡飲食提供養份、凝聚家人感情的功能及享受創作食物的過程,其實就是找回被速食文化剝奪的傳統價值而已。

作家陳艾妮提過一個經營家庭的重要作法就是「回家吃飯」,如果無法下廚,至少要把食物買回來放在自家的餐桌上,家人一起坐下來吃飯。在忙碌的現代社會,家人難得可以聚在一起,邊吃邊聊分享生活的點滴,如果家人不能聚在一起用餐,家庭就會淪為「旅館」的等級,尤其做為一個母親的角色,要養成孩子回家用餐的習慣,才能讓孩子因飲食需求產生家的依戀。

烹煮食物就是一種創作的過程,麵粉加上水和其他材料可以做出形形色色的麵包,加上一些奶油可以烘烤香酥的餅乾。當季的食材有限,就多和別人分享烹飪心得或由食譜裡學習新吃法,除了自己享受創作的快樂也可以讓孩子參與製作食物的樂趣,遊藝於食共享天倫之樂。有些人缺乏處理食物的天份,但學習把食物煮得好吃是一個愛家媽媽的天職,在食物烹煮過程中散發「幸福的味道」。

在家裡找回食物的香味和家庭價值,比如何買到安全可靠的食物,更是現代家庭要反樸歸真的用心飲食方式!

1 則留言:

  1. 今天午餐吃到老師提供的龍眼,很甜耶,而且是無農藥的,內心十分感謝老師的用心,與樂於分享,雖然未與老師合作過,但非常謝謝您!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