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花狹口蛙

1060516恬美農場生物多樣性報告—
會「ㄅㄨㄣˊ ㄍㄟˊ ㄍㄨ一」(吹氣球)的外來種花狹口蛙


105年2月第一次在樹洞發現牠
所以就誤以為是某一種樹蛙
發現的影片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664378407/videos/1119139414784860/
查資料後才知牠是外來種的花狹口蛙(又名亞洲錦蛙)
而且皮膚能分泌乳白色的毒液
今天在除草的時候
牠從土裡面爬出來
又一付「ㄅㄨㄣˊ ㄍㄟˊ ㄍㄨ一」(吹氣球)的樣子…….
據環境資訊中心的內容顯示:
花狹口蛙原產地為中國南部,以及泰國、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
台灣最初約於1997~1998年發現
首次現身地方為高雄縣林園鄉與鳳山水庫一帶
目前主要分布在台灣南部的台南與高屏地區,
其他縣市並未發現其蹤跡
花狹口蛙能藏匿在樹皮中
因此也有人推測其最初可能為少數個體隨進口的木材或貨櫃從高雄港登陸
而後在高雄一帶定居並漸向鄰近縣市擴散
花狹口蛙的皮膚能分泌乳白色的毒液
若遭遇危險也能吸氣使身體如「吹氣球」般膨脹以嚇退敵人
脹起的身軀估計約原有外表的1.5倍大
所以除了其原產地與台灣均有分布的眼鏡蛇能捕食牠們外
許多台灣常見蛇類皆拿牠們沒轍
更認識其特性如下請參連結 http://e-info.org.tw/node/8656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